扎什倫布寺|西藏日喀則的千年古剎,黃教六大寺之一

扎什倫布寺:穿越歷史佛光的壯麗之旅
「扎什倫布」在藏語中意為「吉祥須彌」,坐落於西藏日喀則市的尼色山坡上,是藏傳佛教格魯派(黃教)六大寺院之一。始建於明朝正統十二年(公元1447年),占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,僧舍57間、殿宇建築多達3600間,整體規模宏偉壯觀。

寺院依山而建,整體建築風格融合了藏區傳統工藝與佛教藝術特色,不僅展現了藏傳佛教的法相莊嚴,也體現了藏族古建築之美。其內供奉的世界最高鍍金強巴佛(未來佛)銅像,高達26.2米,極具視覺震撼力,據說由110位工匠歷時4年精雕細琢完成,耗費大量黃金與珍貴寶石,堪稱佛教藝術的經典之作。

寺內各殿錯落有致、相連相通,遠望白牆黑窗、金頂紅壁交錯排列,層層堆疊,氣勢恢弘,是攝影愛好者和文化旅人不可錯過的絕佳地標。

許多遊客這樣評價扎什倫布寺:「這是我整趟西藏旅程中最有味道的一座寺廟。雖然名氣不如布達拉宮或大昭寺,但也因此少了些商業氣息與觀光化的喧囂。寺內幾乎沒有外來遊客,更多的是本寺僧人與周邊居民,寺廟與數個村落相連,自成一格。三、四月間天氣多變,一邊桃花梅花盛開,一邊卻飄起鵝毛大雪,紅牆在白雪映襯下更顯莊嚴,遠處鐘聲悠悠,成群鴿子如旋風掠過金頂,恍若神諭降臨。」

參觀扎什倫布寺,不僅是一次欣賞壯麗建築與宗教藝術的文化旅程,更是一次深入藏族日常與人文的靜心體驗。無論你是虔誠信徒、攝影師還是歷史愛好者,這裡都將是你靈魂深處難以忘懷的一站。

扎什倫布寺:日喀則最大藏傳佛教寺廟的智慧與莊嚴
扎什倫布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市尼色日山下,寺名意為「吉祥須彌寺」,全名為**「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」**,藏語意為「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」,是當地規模最大、地位崇高的佛教寺院。

該寺創建於明代正統十二年(1447年),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根敦主主持修建,後由第四世班禪喇嘛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建與完善,使其成為今日具有高度宗教與歷史地位的重要寺院。

寺內的錯欽大殿氣勢宏偉,可容納2,000人同時誦經,大殿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像,兩側分別為根敦主與四世班禪喇嘛的立像。大殿兩側另設有彌勒殿與度母殿,佛像莊嚴,氣氛肅穆。

寺院西側為高達30米的巨大彌勒殿,氣勢雄偉,是全寺最引人注目的建築之一。此外,寺中還設有供奉歷代班禪喇嘛舍利肉身的靈塔殿,具有極高的宗教與文化價值。

扎什倫布寺內設有四大扎倉(佛學經院),全面傳授顯宗與密宗佛法,培養了眾多藏傳佛教僧才,是西藏宗教教育的重要據點。

扎什倫布寺:與布達拉宮比肩的藏傳佛教聖地
扎什倫布寺可與拉薩的布達拉宮相媲美,是藏傳佛教格魯派(黃教)最具代表性的寺廟之一。與拉薩的甘丹寺、色拉寺、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「四大寺」,再加上青海的塔爾寺與甘肅的拉卜楞寺,共同構成格魯派著名的「六大寺」。

扎什倫布寺不僅是中國六大黃教寺院之一,其建築風格也深刻影響了後世眾多藏傳佛教寺廟的建築設計,如內蒙古五當召即深受其啟發。

寺內最為宏偉的建築包括大彌勒殿與歷代班禪靈塔殿。其中,大彌勒殿位於寺院西側,高達30米,殿內供奉由第九世班禪確吉尼瑪於1914年親自主持鑄造的彌勒佛坐像,莊嚴肅穆,令人震撼。

全寺設有四座主要札倉(佛學經院),分別為脫桑林札倉、夏孜札倉、吉康札倉與阿巴札倉,培養出無數藏傳佛教高僧大德。此外,寺中還有時輪殿、印經院與規模頗大的漢佛堂,展現出多元融合的佛教文化特色。

漢佛堂建於第七世班禪時期,是中原文化與藏傳佛教交流的見證。堂內陳列著清朝歷代皇帝贈予歷世班禪的珍貴禮品,二樓懸掛著一幅巨型乾隆皇帝畫像,偏殿則為當年清廷駐藏大臣與班禪會晤之所。

堂內館藏豐富,收藏了大量的金銀玉器,並保存有封印、佛像、瓷器、織品等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的文物,是了解清代與藏地關係的重要文化寶庫。

定製行程 +44 7785 905065 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