冈仁波齐

西藏冈仁波齐山(Kailash),又名须弥山,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。海拔6656米,是冈底斯山主峰,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,被四大宗教认为是世界的中心,与南部的玛旁雍措并称“神山圣湖”,是四大河流的发源地。冈仁波齐山四壁分布鲜明对称,形似金字塔,又神似佛塔,峰顶终年积雪,雍仲本教发源于此,有着四大系统宝藏为狮泉河、孔雀河、马泉河和象泉河。冈仁波齐周围共有5座寺庙,年日寺为转山第一站,以后依次为止拉浦寺、松楚寺、江扎寺和赛龙寺,这五座寺庙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,并留存有丰富的雕刻、塑像、壁画等文物,冈仁波齐(Kangrinboqe)是世界公认的神山,被誉为神山之王。同时被印度教、藏传佛教、西藏原生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。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,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,夺人眼目。加上特殊的山形,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,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。据藏传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它。据《佛学小辞典》:须弥,山名,一小世界之中心也。前佛教时代的象雄雍仲本教时期,冈仁波齐被称为“九重(万)字山”,相传有本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。

西藏冈仁波齐山(Kailash),又名须弥山,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。海拔6656米,是冈底斯山主峰,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,被四大宗教认为是世界的中心,与南部的玛旁雍措并称“神山圣湖”,是四大河流的发源地。冈仁波齐山四壁分布鲜明对称,形似金字塔,又神似佛塔,峰顶终年积雪,雍仲本教发源于此,有着四大系统宝藏为狮泉河、孔雀河、马泉河和象泉河。冈仁波齐周围共有5座寺庙,年日寺为转山第一站,以后依次为止拉浦寺、松楚寺、江扎寺和赛龙寺,这五座寺庙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,并留存有丰富的雕刻、塑像、壁画等文物,冈仁波齐(Kangrinboqe)是世界公认的神山,被誉为神山之王。同时被印度教、藏传佛教、西藏原生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。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,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,夺人眼目。加上特殊的山形,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,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。据藏传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它。据《佛学小辞典》:须弥,山名,一小世界之中心也。前佛教时代的象雄雍仲本教时期,冈仁波齐被称为“九重(万)字山”,相传有本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。

印度人称这座山为Mt.Kailash,也认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。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、地位最高的湿婆,就住在这里。而印度的印度河、恒河的上游都在此发源,所以,现在在冈仁波齐见到大批的印度朝圣者就不奇怪了。也许是“世界中心”的神威无人敢于冒犯,冈仁波齐时至今日还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。 高僧修行地 冈仁波齐藏语意为“神灵之山”,梵语意则为“湿婆的天堂”,也就是印度神话中“神的天堂”。历史上曾有不少中外高僧在此修行讲经,因而这里很久以前便成为佛教、印度教、耆那教和本教四大教派共同信仰的中心,是中国、印度、尼泊尔三国各族数以万计的信徒心驰神往的地方。藏传佛教认为它是密宗胜乐之无量宫,其周围的群山河流均为胜乐宫的组成部分,蕴藏着深奥的宗教含义。 同时,冈仁波齐又是众多佛、菩萨和高僧大德所加持和修行的圣地。据传,释迦牟尼佛在转法轮时塑三尊佛像,分别供奉于神界、鲁界和人间。罗刹王贡布崩用神变迎请人间的释尊佛像供奉,但没有供奉此佛的特殊坐床,于是想用神变背回冈仁波齐神山。这时释迦牟尼及五百罗汉立刻飞往冈仁波齐神山,在冈仁波齐南面的“五百罗汉聚盆”或叫“上坛城”的岩石上留下脚印,同时在神山四角各留一脚印,称为“底斯不动四钉”,这样罗刹王无法背走,如今在冈仁波齐背后可看到清晰的绳印及四周释尊的脚印。

冈仁波齐转山最佳转山时间为5-6月和9-10月,乘坐我公司旅游公司车辆到达塔钦休整一晚隔天再转山。全程57km,建议两天转山,第一天:冈仁波齐售票点→经幡广场→曲古寺→旦增仲康→止热寺→天葬台,第二天:天葬台→卓玛拉哑山口→不动地钉→茶馆→尊珠普寺→宗堆→冈仁波齐售票处。冈仁波齐转山最大的难度是全程高海拔,且都在4600以上,最高5600多,记好救援电话,不舒服果断放弃。建议去转山前,建议先到高海拔徒步试试自己的耐高反能力,再前往冈仁波齐转山。

定制行程 +44 7785 905065 [email protected]